2017年肇庆市经贸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精神,现将本校2017年度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报告如下:
1.学校情况
1.1学校概况
学校是一九八二年经肇庆地区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的“广东省肇庆地区供销干部学校”,单位性质是事业单位。一九八五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批准成立“肇庆地区供销职工中等职业学校”。二00三年经肇庆市教育局评估,广东省教育厅审核更名为“肇庆市经贸中等职业学校”,单位性质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
学校办学层次主要包括中等职业教育,大专、本科成人教育及各类培训于一体的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办学。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广东省教育先进学校、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肇庆市文明校园、广东省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校园面积69.97亩,校舍建筑面积28069.34㎡;学校固定资产总值18,250,000元,比去年增长7.05%。
1.2学生情况
学校现有中职全日制在校生1235人,比去年少28人。2016-2017年度在区域生源人数逐年锐减等因素的影响下,招生总人数为388人,与去年基本持平。2017年毕业生人数486人,学生结构为三年制中职,巩固率为98.79%,比去年提升1.6%。年内各类培训规模达917人次,比去年减少0.75%。
1.3教师队伍
学校师生比为1:16.9(1235学生人数/73专任教师人数),与去年持平。其中
“双师型”教师28名,占专任教师比例为38.3%,与去年持平。目前学校无兼职教师,占比例为0%。专任教师有73名,因有2名专任教师退休,所以比去年减少2名;其中本科学历64名,本科学历比去年增加1名,占比例为88%。专任教师无硕士以上学历,占比为0%。专任教师无高级职称,占比为0%。
1.4设施设备
学校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生均设备值2648元,人均比去年增加95元。学校加大实训实习场室建设力度,增加了学前教育、会计电算化、计算机、电子商务等专业的实训实习工位数,目前工位数767个,生均0.62个,生均工位数比上一年增加0.04个。学校纸质图书共24711册,生均20册。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2.1.1思想政治状况
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心理素质、创造素质和职业技能素质均有明显提升,学生心理健康、安全、法制、礼仪等有明显改进,学生在校期间思想政治状况稳定。
2.1.2文化课合格率
学校开足开齐德育课,包括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经济政治与社会、职业生涯规划等;开有计算机基础、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等文化基础课程。学生德育课程合格率达100%;基础文化课合格率为:语文99%、数学93%、英语98%、体育100%,计算机基础99%。
2.1.3专业技能合格率
学校共计有489人次参加普通话等级考试、保育员证、电子商务师、高新计算机模块等技能考试,取证率平均为57.46%(普通话等级达到80分以上为获证)。
2.1.4体质测评合格率
学校年度参加体质测评1235人,合格1185人,不合格50人,合格率为95.95%。
2.1.5毕业率
2017年学校应届毕业学生486人,毕业率98.79%。
2.2在校体验
学校“立德、博学、健体、求真”的校风得到很好落实。学校有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文化教育内涵丰富;设有学生兴趣类和专业技能类社团12个,学校翠峰文学社被评为广东省优秀社团,社刊《翠峰春晓》被评为广东省优秀校刊。各类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学生参与度高,兴趣浓厚,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信心、构建多样化课余生活等方面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体验,学校建立就业学生管理的跟踪和巡视回访制度,对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得出以下数据:
表1 满意度调查表 |
|||||
名称 |
满意 |
不满意 |
备注 |
||
理论学习 |
92% |
8% |
满意度比去年提高11% |
||
专业学习 |
90% |
10% |
满意度比去年提高7% |
||
实习实训 |
90% |
10% |
满意度比去年提高2% |
||
校园文件与社团活动 |
98% |
2% |
满意度比去年提高7% |
||
校园安全 |
98% |
2% |
满意度比去年提高11% |
||
毕业生对学校 |
92% |
8% |
满意度比去年提高2% |
||
校园生活 |
94% |
6% |
满意度与去年持平 |
||
|
|
||||
2.3资助情况
2.3.1免学费和助学金落实情况
2016-2017学年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管理暂行办法》、《关于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范围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金制度的实施意见》以及《关于调整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的通知》文件精神,及时上报受助学生信息,按要求把国家助学金及时打到学生银行卡中,让学生充分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
2.3.2学校对学生的资助情况
2.4就业质量
就业是学生重要的人生转折点,学校非常重视此项工作,专门成
立就业办公室。在职能部门的积极努力下,包括学校推介、举办人才交流见面会、媒体发布招聘信息、通过朋友关系介绍、自己创业在内的多种途径成为学校毕业生求职就业的主要种途径。
2.4.1专业就业率为100% 比去年增加1.2%
2.4.2对口就业率为78.19%。比去年下降10%
2.4.3初次就业起薪:最低2000元(学前教育专业)、最高3500(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专业),平均2750元,比去年增加370元。
2.4.4升入高等教育比例:学前教育专业34.77%,比去年大幅增加了26.43%,所有专业31.34%,与去年持平。
2.5职业发展
2.5.1学习能力
多年来学校积极探索实施一体化教学、场景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因材施教,当中尤其以学前教育和会计电算化专业为主,设置有专业的与实际工作相似的实训室,学生带着兴趣学习,学生学习能力得到逐步提升,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学生到岗学习能力明显增强。
2.5.2岗位适应能力
通过对486名毕业生回访,根据所学专业和教学内容与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对照,162人表示完全适应工作岗位;273人表示比较或基本适应工作岗位;51人表示不太适应或很不适应工作岗位,反映学校所开设专业和人才培养方案比较符合社会需要。
2.5.3岗位迁移能力
为了满足用人单位对员工工作能力的要求,学校加强人文素质、职业技能来培养学生的岗位迁移能力,同时鼓励学生进一步向高学历进修,为以后的岗位迁移做好充分的学识准备,为日后的岗位迁移打下良好的基础,如: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既能从事电商物流工作,又能从事仓管配送、网络营销,淘宝美工等工作。
2.5.4创新创业能力
学校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力度。由学生会、校团委组织的学生创意集市举办得红红火火,很多学生把自己的创意作品拿到集市上展示。当学生的作品受到同学的喜爱和收藏时,他们初次体验到了创意的价值,更加激发了创意的热情。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动态调整
3.1.1专业结构调整
学校各专业建有以行业企业专家和专业教育专家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开展人才需求预测、专业建设咨询和专业研讨等活动。学校积极主动把专家意见体现在专业的实施性教学计划的调整中,对财会电算化、电子商务等专业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专业课程设置,更新教材,使之与当前社会需求更加吻合。例如:电子商务专业适时增加了商品拍摄、网店装修;学前教育专业适时增加了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唱歌与指挥、幼儿园课件制作;计算机应用专业适时增加了图文排版;会计电算化专业增加应用文等专业课程。
3.1.2人才培养方案调整
学校在严格执行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指导方案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的实际情况,制订了本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执行2.5+0.5(2.5年在校学习,0.5年顶岗实习)。
3.2教育教学改革
3.2.1公共基础课
依据《教育部关于印发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等七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教职成[2009]3号)文的精神,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基础文化课体现基础性、应用性和发展性。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总学时之比为25%-30%,按照教育部编发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执行课堂教学,各专业均按要求采用规范教材。
3.2.2专业设置
学校能依据专业建设要求和当地经济结构及产业调整方向、劳动力市场需求情况,认真进行调研论证,合理设置专业。学校目前开设会计电算化、学前教育、电子商务与物流、计算机应用,商务英语等5个专业;其中会计电算化、学前教育专业是学校传统重点专业;商务英语,因就业方向及产业调整问题,已经停止招生。
3.2.3师资队伍
近年来学校先后制订、完善了《教师队伍建设五年培养规划》、《青年教师培养方案》、《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等一系列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制度和方案。年内累计派送教师外出学习进修13人次。通过学习,教师专业素质得到有效提高,教师在本年度省市各类业务竞赛活动中学校有30多人次获奖。
3.2.4课程建设
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为先导,以优化知识结构、重视学习能力培养为出发点,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整体优化课程结构、构建新的知识体系为主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加强课程整合和课程群建设,构建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逐步实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及时调整部分教学内容,使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一步体现基础性、科学性和前瞻性;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教育教学思想与时俱进;进一步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致力于构建一支以主讲教师为主、结构合理、人员稳定、学术及教学水平都比较高的优秀师资队伍;进一步完善网络资源,逐步引入信息化教学模式。
3.2.5信息化教学
学校投入建设了全新校园网,实现了校园网络全覆盖,每年投入9.6万元用校园网网络费;现有独立的网络中心,计算机数量和配置能满足教育、教学和管理需要,现有计算机451台。主要教学场室配备交互式电子白板、数字投影仪、中控多媒体计算机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3.2.6实训基地
学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基本能满足学生实验实训的需要;校外实训基地有本市培信国际幼儿园等6间幼儿园共建起学前教育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电子商务专业与肇庆市供销菜篮子集团共建电商实训基地1个,其他专业2个。
3.2.7教学资源建设
学校十分重视教学资源建设工作,投入资金建成了计算机高新技术模块练习系统、电子商务模拟实操系统、会计从业资格考证题库等,使得教师能有效利用信息化平台和信息化资源辅助教学。
3.2.8教材选用
各专业均采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的规范教材,德育课、文化课均采用教育部和省教育厅规定教材,专业课程均选用省教育厅推荐目录中教材。
3.3教师培养培训
学校制定有继续教育工作方案,每年组织教师报名参加市级的公需课及专业课继续教育学习;校内每学期开设校本教师继续教育课,能做到及时布置,及时督促,及时登记,继续教育签证率100%,合格率100%。学校对教研室、各教研组有明确的要求,各教研室、教研组每周结合教研活动正常开展业务学习研讨。本年度学校参加省、市各级培训132人次,举办校内业务培训166人次。
3.4规范管理情况
3.4.1教学管理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规程》,抓内涵建设,一是突出教学中心地位,贯彻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二是教学管理制度规范、完备,实施计划管理,对课堂教学质量实施四级评估制度,除不定期检查外,督导室、教务科在期中和期末均组织教研组对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系统的督查,确保了教学工作有计划、有执行、有检查,有总结。三是按照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不同课程的岗位要求,按照规范程序编制了课程标准,学校各专业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完整规范,实施过程资料完备。四是教学课程的开设做到了开足开齐。
3.4.2学生管理
一是学校进一步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健全班主任岗位职责、工作条例、班主任工作量化考评激励机制。二是坚持把育人放在首位,营造温馨宜人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建设多种形式的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尊重学生差异,弘扬学生个性,把育人主题浸润在校园活动、课堂教学间,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紧密融合,相得益彰。三是制订并完善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包括军训、日常行为管理、宿舍管理、安全管理、奖惩管理等方面,实现了学生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四是重视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团委和学生会的模范先锋作用,做到学生工作有载体、有检查、有评比。五:开设有“文明班评比”、“文明宿舍评比”、“优秀团支部”评选活动。长久以来,学校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3.4.3财务管理
学校领导对涉及学生的收费工作历来高度重视,特别强调了收费工作的重要性和严肃性,在收费方面作了充分安排和准备,全校学生都设立有详细的收费台账记录,通过收费台账可全面了解各年级各班级学生交费情况,保证了收费的准确性。
根据国家、省有关政策文件的要求,对拨入的国家免学费和助学金专项资金按规定专款专用,无挤占挪用专项资金,建立了资金使用和监管的责任机制,经常对专项资金进行日常监督和专门监督。
进一步加强了对财务工作的日常监督,从学校的每笔收支入手,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的财经政策,保证学校财务工作的真实性、完整性,维护学校的集体利益;资金是学校正常教学活动和学校发展的根本,通过开源节流,较大的缓解了学校的资金压力,保证了学校工作的开展。一是规范设备物资采购、教材征订、基建修缮等手续,厉行节约,强化监督。二是强化经费开支监督,以勤俭、节约、高效为原则,在具体工作中依法合理有效的使用每一项资金;做到先审后支,不审不支,支出必有来源;人员及公用经费实行“先批后支,计划先行”的报账程序,提高财务管理,保证了收支平衡。
3.4.4后勤管理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管理规程》,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学校制订了各项后勤管理制度和人员岗位职责,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服务于教育、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一是加强对学校资产的管理,对各类设施设备注重保养,及时维修教室宿舍水电设施、办公桌椅等各类公用设施。二是根据需要及时采买,保障供应各类办公用品及教学实验物资,为了进一步满足广大学生的饮用水的需求,从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对全校学生宿舍更换了规范化饮用水机,确保学生们身体健康。三是加强卫生管理,认真开展学校卫生工作的检查,学生会干部值日评比,每日进行卫生巡视,做好教室与卫生区的保洁,认真填写卫生检查记录,每周进行一次全校性的卫生大扫除。四是加强食堂管理,成立食堂管理小组,监督检查食堂伙食情况,考核食堂各项责任目标,严把食品质量安全关,保证饭菜营养卫生安全。五是加强校园美化、绿化工作,对校园绿化实行专人养护管理,为师生营造健康优美的环境。
3.4.5安全管理
学校安全工作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群防群治为原则,通过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通过齐抓共管,营造全校教职工关心和支持校园安全工作的局面,切实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具体做法有:一是落实校园安全责任机构及明确职责。学校成立了校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书记任副组长,学校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加强对校园安全管理的组织工作。二是健全校园安全管理机制及制度。学校制订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制度》、《学校消防安全操作规程》、《消防应急疏散预案》、《灭火应急预案》、《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学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学校安全保卫应急预案》、《学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学生顶岗实习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及《校园安全手册》等制度。三是每学期进行应急避险、逃生、大气重污染演练,内容包括抗震、防火、防水、空气污染及预防食物中毒。四是加强校园安全宣传工作。开展校园安全知识讲座,利用周一学生例会、班会、黑板报、图片展览、校园广播站、校园网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五是加强对安全应急物资的管理。对学校应急救援物资、装备进行统计排查,建立台账,按规定进行维护、保养、补充和更新,建立应急物资储备数据库,保证应急救援器材和装备的完好。六是加强校园值班值守管理。加强门卫和教官治安巡逻,实行24小时治安巡逻和巡查制度,做好校园内和校门口周边治安工作,杜绝外人无故进入校园,预防滋扰学生的现象发生,确保校园内外治安稳定。
3.4.6科研管理
学校制订了《教师队伍建设五年培养规划》、《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教师教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等一系列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制度或方案。努力营造教科研氛围,搭建教科研平台,探索教科研促发展的途径,着力打造教育科研品牌。各教研组一年内均开展校级公开课1次,组内公开课2次,每学期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4次,听课有记录、评议,课后要互相交换意见,以了解教学情况 ,进行教学指导,互相交流教学经验。教师发表专刊论文共7篇,申报立项市级课题1个。派出黄炜老师、黎燕玲老师等25人参加社区志愿者服务宣传工作,提高社会服务的意识。。
3.4.7管理队伍建设和信息化管理水平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管理,设副校长、校长助理岗位。设立办公室、教务科、教研组、学生科、财务科、总务科、培训科、招生就业科、信息宣传科共九个科室具体负责学校的各项工作。学校实行分层分级负责管理的制度,明确各岗位、各科室的工作职责。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通过制度、岗位职责、促进学校管理常态化。
学校管理人员在信息化管理上利用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进行管理,充分利用校园网、手机信息、微信、QQ等进行沟通和管理。
3.5德育工作情况
3.5.1德育课实施情况
学校按要求开设《职业道德与法律》等专项德育课程,按照德育课教学大纲实施教学,做到大纲、教材、教师、课时和考核五落实,将德育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中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法治教育。
3.5.2校园文化建设
一是构建班级文化,提高认同意识。做到文化立班、文化强班,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口号和班级誓言,有设计美观、突出专业特色的文化展示,有共同遵守的班规班约,内容详细的班务公布栏,每个班级都展现出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力量。二是开展各种活动,增强集体凝聚力。举办第十三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暨技能竞赛节、第33届学生运动会、学前教前专业文艺汇演、毕业晚会、无偿献血活动、志愿者活动等,形式活泼多样,让学生在活动中收获快乐、拓展视野、奉献爱心、提升价值、承担社会责任。三是发挥媒体的作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充分利用校园网、校园LED屏、校园微信公众号等,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发掘正能量,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3.5.3文明风采活动开展情况
学校师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文明风采活动。参加团市委组织的“奉献青春正能量、演绎精彩中国梦”肇庆市大中专院校辩论赛;参加肇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举办的学生礼仪风采展示大赛;组织开展了十八岁成人宣誓仪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签名仪式等教育活动,各种活动精彩纷呈,充分体现了学校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5.4社团活动
学校积极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努力提升学生素质,着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现有翠峰文学社等11个学生社团。志愿者协会在市内开展志愿者服务达50多次,志愿者人数1000多人次;无线电协会,定期进行义务家电维修“进社区”活动,深入居民住宅,为广大市民提供便利;礼仪队每学年承办校内各大型活动礼仪工作,为元旦文艺晚会、校园田径运动会、毕业晚会等活动服务,学校各个社团共开展各类活动60多次。翠峰文学社还被评为广东省优秀社团,社刊《翠峰春晓》被评为广东省优秀校刊。
3.5.5团组织、学生会建设及活动方面
学校团委积极主动投入到共青团建设当中,充分发挥团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全面提高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创建文明校园,打造优良学风校风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一是学生会广泛开展学生会自治工作,既维护了良好的校园秩序,又历练了一支学生干部队伍。二是团组织、学生会组织学生踊跃开展各种活动,一年内共参与的活动有:“团日活动——创意市集”活动;参加市“我志愿,我快乐”肇庆市最美志愿服务分享会;参加肇庆市“汇聚志愿力量创建文明城市”学雷锋便民志愿服务月暨志愿扶贫启动仪式;参加肇庆市2017 年“纪念建团九十五周年五四运动九十八周年暨不忘初心,青春建党,共筑中国梦”专题报告会;举行全校师生“让手机远离校园,让自律伴随你我”文明使用手机倡议活动等累计22次。
由于团委、学生会工作成绩突出,学校团委、学生会及学生干部获得以下荣誉:东校区团总支部获得广东省“优秀团总支部”称号;学校团委获得“肇庆市五四红旗团委”
称号;梁淑清、邓美怡、盘美英3名同学获得肇庆市“优秀团员”称号;梁淑清、邓美怡获肇庆市图书馆“优秀志愿者”称号;校团委获肇庆市图书馆“志愿者优秀组织奖”称号;黄炜老师、何绮雯老师获肇庆市“优秀共青团干”称号。团委还积极培养先进青年向团组织靠拢,经培养教育考核,2017年5月共发展90名新团员。
3.6党建情况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贯彻落实市委“解放思想,实干兴肇”教育实践活动,围绕学校党建工作要点及学校工作思路,突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三个重点,全面完成上级党组织及市社党委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推进学校的规范化管理,进一步提升教育学生管理水平。
一是增强党员纪律意识。学校专门召开全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加强党员队伍的管理与教育,根据上级党委的年度工作计划要求,认真制定并落实好本支部的年度工作计划。贯彻落实市委“解放思想,实干兴肇”教育实践活动,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切实解放思想、团结奋进、担当有为、勤学习、善思考、多奉献。积极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结合教育教学实际,树立党员干部形象,全体党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教师党员争做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
二是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制订本年度发展党员计划,努力做好骨干教师入党工作,引导团员青年及入党积极分子靠拢党组织,为党组织补充新鲜血液奠定坚实基础。以在教学第一线青年骨干教师为发展党员的重点,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经常性教育和入党前的强化教育,多方位考察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积极开展对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结合考评,安排他们参加本市直工委学好学习培训班。现有10多名年轻教师向党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安排了5名青年教师参加市直工委组织的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培训班,在今年又推荐了10名青年教师参加市直工委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严格预审制度及发展秩序,保证发展重点和质量,坚持积极发展优化党员质量。
三是深化党风廉政建设,继续狠抓领导班子建设,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先锋引导作用,加强民主治校
,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服务学校发展大局,形成党建工作的良好机制,组织全体干部党员认真学习《廉政准则》,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党员干部的廉洁从政教育,教职工的廉洁从教,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品德高尚、爱岗敬业、业务精准、为人师表、人民满意的优秀党员教师队伍。
4.校企合作
4.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及效果
实施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也逐渐呈现多元化,内涵化的发展趋势。然而,从校企合作的现状来看,不对等性,脆弱性,风险性,缺乏机制性,安全保障等问题依然制约着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深入。学校对校企合作保持着“摸着石头过河”的谨慎态度,边做边积累经验,合作单位经过招生就业办严格审核、筛选最后确定下来,从单一专业逐步开展工作。五个专业中,就学前教育专业而言,合作单位有佛山市胜利教育集团、肇庆市今苗教育集团;就电子商务专业对而言,与珠三角优质的电子商务公司有广东树信云科技有限公司,校企合作从无至有,填写了空白并取得良好的效果。要花大力气从校企合作方式中多探讨,同时应考虑到校企合作机制,安全保障等方面,走出符合自身特色的校企合作成功之路。
4.2学生实习情况
学校根据上级要求,严格执行《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的文件精神及规定,详细制定学生顶岗实习计划。选择合法经营、管理规范、实习设备完备、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实习单位安排学生实习。实习前用人单位、学生和学校要共同签订三方协议书,并要求实习生统一购买顶岗实习险,以保障学生的权益,做到无协议不实习、无保险不实习,严格做好实习跟踪记录,在实习期间学校将进行监督与协调。普遍薪酬待遇起点较高,熟手后平均月薪3200元以上。
4.3集团化办学情况
学校积极参加集团化办学,现为广东省新供销职业教育集团常务理事单位,袁昌政校长为常务理事。
5.社会贡献
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5.1.1用人单位满意度
建立就业学生管理的跟踪和巡视回访制度,积极为毕业生提供后续管理服务和技术支撑。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对口就业率78.19%,用人单位满意率达85%以上。
5.2社会服务
5.2.1培训服务
学校十分重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从优化课程设置、结合实际制订实施性教学计划、组织学生考级考证、举办各类技能和创新竞赛、与市干部学校合作设立职业资格技能鉴定所、与肇庆市安企培训学校合作举办保育员考证培训班等,种种举措从各方面为学生技能训练和考级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本年度参加技能考核的学生489人,获得中级以上技能证书280人,获证率达57.46%。
5.2.2技术服务
利用专业优势,向社会输出师资力量。学校与肇庆老干部大学密切联系,提供师资保障,学校委派4名老师任课,如郑国霞、
学校志愿者服务队,利用周末参加街道社区等单位进行义工服务及创文服务;义务维修队到街道社区义务修理家电;学前教育专业义教队到乡镇幼儿园进行支教演出等,共计1000多人次。
5.2.3文化传承
学校重视文化传承工作,以课堂教学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坚持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的思路,利用语文、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法律等课程。一是以“我们的节日”为契机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二是扎实展开“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三是以“道德讲堂”为载体,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四是利用讲座、主题班会等形式组织学生开展国学、弟子规等经典的学习。
5.3对口支援
学校积极响应国务院关于开展“2017年贫困农村精准扶贫”的号召,委派了胡振亮、丘宇明、陆浩长三名老师参加了肇庆市供销联社的帮扶组到广宁县谭布镇中华村、前垌村、带下村进行精准帮扶;通过实施淡水鱼养殖项目、母猪和肉猪养殖项目、山地鸡养殖项目。开展种植百香果和新品种的番薯、水稻、花生等经济作物种植;积极推进劳动力人口转移就业工作;稳步推进危房改造工作;做好贫困户在校子女教育帮扶工作;协助完成原属无劳动能力的一般贫困户纳入社会兜底保障工作,组织开展好节日慰问活动等工作。完成了今年48户167人,其中一般贫困户37户149人,低保贫困户5户12人,五保户6户6人的脱贫任务。
6.举办者履责
6.1经费
今年收到财政经费935,000元(财政已全部拨款),主要用于学校日常公用经费支出。中职学生拨款2,601,200元(财政已全部拨款)。
6.2政策措施
6.2.1办学自主权
学校是一个独立法人单位,属公益二类学校,拥有办学自主权,实行独立招生,享有独立收支权,独立人事聘任权。学校十分重视提升办学条件,在资金紧缺的情况下,安排一定资金用于设备设施的购置、奖学助学及师资队伍建设等。
6.2.2落实教师编制
学校经肇庆市人保局核定人员编制为61人,学校教职工总人数由83人减少到82人,其中编制人员由原来的27人增加到33人,聘任制人员对比上年减少了7人。 2016年学校根据学校发展及专业教学需要,通过进编考试招录6名教师,6名招录人已员陆续到校工作。
6.2.3出台提升办学水平的政策和制度
为提升办学水平,从学校管理层面制订、修订了《肇庆市经贸中等职业学校管理方案》、《肇庆市经贸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方案》、《肇庆市经贸中等职业学校优秀教师评选及奖励方案》、《肇庆市经贸中等职业学校职工请假考勤管理规定》、《肇庆市经贸中等职业学校专项资金使用及管理办法》、《肇庆市经贸中等职业学校绩效工资考核实施方案》等规章制度。
7.特色创新(见附件)
附件1:营造文化氛围,提升人文素养
附件2:科教研创新特色活动推动学校发展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8.1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部分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不够深入具体,造成培养的学生到企业不能胜任岗位工作。例如计算机应用专业,目前该专业毕业生仅具备计算机基本知识技能,没有涉及到更进一步的专业技能,这样的学生并不是社会实际需要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二教师队伍的数量、结构和素质不能充分满足教学的需要,尤其是高级职称的教师数量极少。三是校企合作、市级重点专业建设不完善。四是学校分开两个不同地方的校区,给管理带来诸多不便,也大大增加管理和教学成本,五是学校虽然是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但经费属于自筹,所以办学经费不足,制约了专业的建设、限制了高素质技术师资的引进。
8.2解决问题的措施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使职业教育政策深入人心,增强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二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各类项目创建工作,努力争取政府支持,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争取专项资金、政府投入、企业支持等多方面开展工作。三是政府能解决或部分解决办学经费和两个校区问题,不断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四是引进高素质、高职称人才,优化师资队伍。五是创新机制,引导教师自主学习,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肇庆市经贸中等职业学校
2017年12月
附件1:(案例1)
营造文化氛围,提升人文素养
校园文化是一种人文,是一种情怀,是一种内涵,是一种动力,更是一种气质。它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能够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强化学校教育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提升办学品位
一、绿化、美化校园,优化育人环境
校园是师生生活、学习、工作的重要场所,校园环境是教育学生的第二课堂。学校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积极作用,力求绿中求美,美中求乐。校园干净整洁,布局合理;教学楼窗明几净,书香弥漫;操场规划科学,充满动感;办公室虽不高档,但温馨质朴,儒雅素洁……就是这样一个简单朴实的校园环境,在精心布置下,却也焕发出别样的精致与美丽。校园树影婆娑,教学及宿舍楼前楼后花草相间,花园错落有致,一年四季,绿色宜人;宣传栏排列整齐,内容丰富多彩,育人无声;生动的校园标语,排列有序,激荡人心;充满艺术气息浓郁的书画作品、专业又亮丽的艺术作品,令人受到艺术的熏陶。校园的点点滴滴,角角落落,就是这样巧妙的构成了一幅美丽无比的图案,学生们就在这美丽的校园里吮吸着知识的甘泉,享受着环境的幽雅,接受着无声的熏陶与感化。
二、 营造人文氛围,培养文化素养
让学校的每个角落都彰显教育的作用,把学校的每件事情都做出教育的味道,这是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追求。校风“立德、博学、健体、求真”是对真、善、美教育思想的追求,是对全体师生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时刻提醒;“敬业、爱生、铸魂、善教”的教风和“明理、乐学、精技、践行”的学风,对内是在引领师生的教育行为,对外是在彰显教师的教育品质;宣传栏里的师生风采,教育专栏,获奖荣誉,时时都在展示学校奋进的步伐,时时都在启迪学子们不懈地去努力;课室墙壁上的《中职生守则》时刻要求严于律己,踏实做人;楼道走廊上的名人画像、名人名言,时时激励顽强拼搏,开拓创新;各个角落的温馨提示,都在时刻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就是在这种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育人氛围中,校园里文明礼貌语言常用,师生融洽打成一片,营造了良好的人文氛围。
三、构建班级文化,增强班级凝聚力
一个真正优秀的班级应该是一个文化活动频繁、文化领先的班级,是一个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同步发展的班级,是一个有凝聚力、有爱萦绕的温馨家园。做到文化立班、文化强班是我们对班级建设的重要要求。教室,是教与学的主要场所。为了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班主任视教室为德育资源,教室布置兼顾共性与个性,让教室成为会说话、会教育的文化阵地。每个教室都张贴着振奋人心的班级口号和班级誓言,设计美观的小组文化展示,共同遵守的班规班约,内容详细的班务公布栏,真正做到让教室的每一面墙壁会说话,而且突出专业特色。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口号,有激励人心的班歌,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个人的梦想追求,正是在种精神文化的鼓舞和熏陶下,每个班级都展现出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力量。
四、开展多样活动,提升文化品位
尊重每一位学生,让每个位学生成才,这是学校教育的目标与师德要求。在教师办公室醒目之处悬挂师德标语,展现学校的育人理念、教师的责任意识和学校的办学追求,让师生时时处处受到办学理念、办学追求和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以及工作作风的熏陶和感染,从而激励和鞭策全校教师不断地与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成为学生释放情感的归宿。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追求人文教育的实效性。每年进行长达两个月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学生田径运动会、幼师毕业汇演、班际篮球赛、拔河比赛、毽球比赛、乒乓球比赛和现场作文比赛;校园内无偿献血活动;组织志愿者到图书馆、敬老院、社区街道等做校外的志愿服务;上街做交通劝导志愿者;各班级周密地组织学生利用每周团队活动课到校外参与第二课堂活动。每周活动不断,形式活泼多样,让学生在活动收获快乐、拓展视野、奉献爱心、提升价值、承担社会责任。
五、发挥媒体的作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充分利用好广播、橱窗、黑板报等校园文化设施,充分发挥其宣传作用,努力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利用学校网站,及时反映学校的动态,挖师生典型,营造校园正能量,为学校、老师、学生三者之间的相互了解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信息平台,也促进了两校区之间了解与共通。开通了学校公众微信,用喜闻乐见的方式报道学校活动,宣传教学与学习成果。学校记者站是我市中专、中技学校第一个记者站,人数越来越多,形成宣传合力,挖掘校园中点点滴滴的新闻点、闪光点,对学校中出现的好人好事、新人新事进行及时的报道。
科教研创新特色活动推动学校发展
教育科研是全面提高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途径,是深化课程改革的智力支持,也是提高师资水平的重要手段和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基本途径。学校坚持将教科研工作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用科研推动教学改革,用科研寻找班主任管理新路,用科研打开师资建设之门,通过教科研,推动学校事业上新台阶。
一、学校重视教科研。
进入“十三·五”以来,学校的职业教育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与机遇,事业的发展让职教人逐步地意识到教科研的重要性,在制定发展规划和各学期工作计划和总结中,学校都把教科研工作摆在重要的位置上,提出“科研治校、科研兴教、教研并举”的教科研目标,加大对教科研工作的投入,同时加强领导,成立了教科研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任组长,让教科研真正成为“一把手”工程。
对学校的教科研活动,学校总是给予大力支持,每年都将教育科研经费纳入学校经费预算,专项列支,并逐年增加。对教科研活动,包括外出培训学习、举行各种讲座、参加各级各类活动、进行课改实验,都全力支持。学校实施《教科研工作奖励方案》,对参与教科研的教师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并纳入年终绩效考核,从而极大的提高了教师教科研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教科研氛围的形成。
二、课题研究贴近教育教学前沿
学校教科研工作,必须要源于教育教学和管理,指导并服务于教育教学,经过几年来的努力,我们逐步建立并完善了校长室、教研处、课题组三级管理网络,并逐步强化课题研究与教育教学,学校管理工作的紧密联系。
针对创新教育、一体化教学、新学徒制等新的研究内容,学校不少老师从教学质量提升,班级管理等实际情况出发,发现问题,想出对策,开展研究,将一个个问题上升为研究课题,有力地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明确班级管理的目标,推动班主任队伍建设。
三、着力推进课改实践活动
1.组织有针对性的校本培训。连续多年,学校积极开展校本培训,积极组织各学科教师参加班主任培训、骨干教师培训、心理健康培训、教科研骨干培训。这几年特别注重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派送了多名教师参加粤港澳中职教师交流培训班以及广东省中职学校骨干教师教研能力提升班的学习。
2、定期组织教学竞赛。每学期,学校均举行优质课和教研课的评比。围绕课题研究和课程改革的要求,我们制定有针对性的评比标准,对比赛进行点评。本学期,学校还派出老师、管理人员参加了校外的各种教研活动,如会计专业、兄弟学校的文化艺术节活动。
振兴教育关键在教师,教研兴教关键也在教师,因此,建设一支教科研型名师队伍显得尤其重要。职业学校尤其要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参加技能大赛是最好的锻炼途径。去年下半年,学校在第六届广东省职业院校汉字书写技能大赛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均取得二、三等奖的成绩。今年,广告设计专业学生参加全国中小学生幼儿优秀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大赛团体一等奖。另外多位教师辅导学生参加2017年肇庆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竞赛,都分别获得三等奖以及优秀奖等。教研室牵头,各专业教研组组织全校技能选拔赛,通过大赛使学好技能、练就技能的思想深入到每一个师生的心中,通过大赛的培训与提高,学习别人技能培养的理念,感受技能竞赛的氛围,探讨培养技能的途径,吸收他人长处,寻找自身不足,积极促进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为参加技能竞赛作好准备。
有思路才有出路,有实力才有魅力,有眼界才有境界。
从某个角度来说,没有教研风气的学校就不是一个真正意义的学校。成功的、有特色的学校,应该是一个处处有教科研场所,时时有教科研机会,人人有教科研愿望的学校。职业学校尤其需要教科研。今后,学校将继续努力,力争创出特色,创出品牌,为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做出贡献。